来源:
2017年6月12日,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中心在京组织召开“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研讨会”。水利部水资源司、水利部景区办、水资源管理中心、环保部对外合作中心、中国水科院,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大自然保护协会代表和专家参加此次会议。
大自然保护协会乔纳森博士介绍了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河流完整性理论(水文、水质、连通性、栖息地和生物群落),并以美国康乃迪克河案例,介绍从流域角度识别河流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和相关治理措施。中国水科院白音包力皋教授以浙江楠溪江为例,介绍了我国水生态保护的研究及实践。结合生物多样性保护经验和措施,中外双方专家从河流生态、提高修复措施的效率、水资源利用的过程中更多地考虑生物多样性的需要,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2017年6月14日至16日,作为全球环境基金赠款“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水利行动项目”第一次培训,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中心在云南省普洱市组织召开了全球环境基金赠款“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水利行动项目”国际经验及案例培训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立足项目实施需求,云南省普洱市水务局、重庆市水利局分别介绍试点区项目实施内容和河流基本情况;大自然保护协会的专家系统介绍了国际上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做法、措施,结合国内、国外的具体案例,介绍了河流生态系统评估系统、可采取的河流生态修复方法和在流域综合生态修复方面所取得的经验等。
研讨会分组讨论环节,是此次培训研讨会的亮点之一。参会人员运用专家介绍的工具方法,结合当地四条试点河流实际情况,分析梳理试点河流的五个河流健康关键属性所面临的问题,探讨现有的政策机会,研究下一步采取的修复措施。
本次培训研讨会使各级参会代表了解到国外先进的河流生态修复措施,参与了多个生动的案例分析,也针对此次培训研讨会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水科院、重庆市水利局、云南省水利厅及项目试点县(区)水务、水文、林业、环保、渔政等单位的专家和代表共5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研讨会。
责编:谷丽雅